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vents & news


肠道微生物带来生意灵感 以益生菌解决不同都市病

我们身体内充斥着各样微生物及细菌,部分有害,但也不乏对身体有益的,有研究发现如果在肠道内恶菌与益生菌出现失衡情况,有机会诱发湿疹、肥胖、肠病等问题,甚至引起自闭及抑郁等精神健康问题。曾志谦(84崇基经济)、徐国荣(85崇基化学 / 86教育学院教育文凭 / 95研究院生物化学哲学博士)及卢景勋(02崇基内外全科医学 / 07研究院内分泌及糖尿治理 / 08研究院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学士后文凭 / 15研究院针灸学 / 17研究院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三位校友,18年年底创立BioMed Technology Holdings Limited,致力将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帮助大众对抗都市病。

徐校友为现任中大生物医学学院副院长(研究),早年主力研究人类基因,03年带领团队24小时不分昼夜工作,14天内率先破解沙士冠状病毒基因排列,自此以后对身体各个器官染病成因产生兴趣,「开始研究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菌数量,以及它们与疾病的关系,结果发现大部分细菌的影响范围均很局部,例如眼泪中的细菌只会带来眼科疾病,而唾液中的细菌亦只限于口腔疾病,唯独是肠道中的细菌会影响其他器官,主要原因是肠道与血管交织,易将细菌经血液传送到其他地方,加上肠道细菌数量比较多,影响力因而较大。」


曾志谦(中)于中大同学聚会重遇徐国荣(左),经他介绍认识卢景勋(右),三人合作开拓益生菌业务。

得此发现,徐国荣改为专攻肠道微生物研究,结果发现肠道内如果没有足够益生菌,容易诱发各种疾病,通过测试找出体内缺乏哪种益生菌,针对性地补充,令病情改善。本来在中大从事教学及研究超过二十载,徐校友一直以为自己退休前也会待在学校里,但是,18年一则新闻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航道,「当时一位中大医学院护理学系的女学生,因湿疹问题而自寻短见,对我的冲击很大。我不停反思平日只懂沉迷于研究,要怎样做才真正落地帮到病人?结果萌生了创业的念头,想成立一间生物科技公司,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

发展生物科技需人才及资金

要在香港发展生物科技,要面对人才及资金两大挑战,徐校友说他在中大任教,学生毕业后成为人才,因而毌须忧虑;至于资金问题,则在一次中大同学聚会中重遇曾志谦而解决,曾校友忆述,「出席完那次聚会,知道很多同学于科学上很有成就,席间听到徐国荣谈起肠道细菌的研究,完全改变了我对健康的看法,凭借多年来做生意发展出来的触觉,我觉得这门生意大有发展空间,于是邀请他一齐开公司。」

过去20年均在电讯行业打滚,曾校友95年接受《中大校友》访问时,更表明视电讯业为终生职业,转投生物医学这个陌生领域,原来与工余热爱羽毛球有关,「当年接受访问时,已明言不论做生意还是打工,如果对那个行业没有兴趣,很难坚持下去,更遑论成功。我自小对无线电有浓厚兴趣,顺理成章选择了电讯业;不过数年前打羽毛球触发坐骨神经痛,最严重一次入院住了三个月,令我开始关注健康问题,这正是我转投生物医学的原因。」

肥胖及湿疹是典型都市病

这个决定绝非单纯建基于兴趣,曾志谦说当中还存在商业考虑,「我们的产品主力解决代谢问题如肥胖,以及过敏问题如湿疹,世卫数字指出全球18岁以上人士,有三分一BMI为25或以上,有肥胖倾向,而每五个人就有一个曾经患上诸如湿疹等过敏问题,市场原来很大。市面上益生菌补充剂种类繁多,市民拣选时可能只看产品由什么明星或KOL代言,未必知道对自己是否有帮助,我们由测试、产品到治疗提供一站式保健方案:病人先测试缺乏哪种益生菌,然后服用我们的补充剂,严重的甚至可以到我们的诊所,由医生跟进,当服用补充剂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测试,检查肠道细菌情况,所有结果均有客观生物数据支持,在香港是首创。」


所有产品均在台湾厂房生产,卢景勋(左)亲自前往厂房视察。

全体员工均为中大校友

翻开曾校友徐校友的公司网页,细看科学顾问委员会名单,除了徐国荣之外,还有中大名誉临床助理教授卢景勋,徐教授是他15年的硕士论文教授,研究内容正是湿疹病人肠道微生物失衡的情况,「研究发现病人肠道的恶菌数量比一般人多,但益生菌数量却较少,作为前线医生,我们要解决病人问题,因此我们设计了两款测试及针对不同亚健康问题的益生菌产品,深入了解所有健康问题,从而选择全面肠道细菌排序测试,但如果只想针对性解决单一问题,则可选择较快知道结果的快速测试。无论进行哪款测试,都需要有完善及高质素的实验室,以及有相关医护人员分析及演绎极为复杂的生物数据,我们的团队有齐以上条件。」


整个团队全是中大校友,志同道合一齐合作,产生了一股凝聚力。

除了专业性外,团队另一个特色是整间公司上上下下十多名员工,全部是中大校友,卢景勋表示,「大概就是因为中大的优良传统,大家都懂得在有限资源下,不分你我合作无间,形成了一股凝聚力,一起将事情做好。」徐国荣也感谢中大于创业上的帮忙,「近年大学很鼓励产学研合作,对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的举动,大学是百分百支持的,在此正面气氛之下,我才有空间去做好产品。」


去年中大创业日,曾志谦(右三)与同事也有参与,推广他们的公司及产品。

徐国荣、同窗刘德华和班主任杜国威的追梦人生

作为生物医学学院创院成员之一,徐国荣可说是推动本地生物科技发展的鼻祖,二十年前他已跟学生说,香港拥有良好条件发展生物科技,鼓励学生尽早投身,假以时日定必大有成就,「不过近年很多学生对前景不乐观,大多只会计划两、三年后的发展,很少会想到十年后香港变成什么模样。我小时候读可立中学,与刘德华是同班同学,杜国威是我们的班主任,那时候刘德华已有梦想成为明星,杜sir想做导演,而我想成为科学家,经过一番努力,最终也如愿以偿。」

徐校友寄语师弟师妹,认定十年或二十年后什么事情最具发展潜力,花时间努力装备自己,肯拼肯搏,终有一日也会达成自己的梦想。徐国荣中学的毕业照,坐在首排中间的就是班主任杜国威,在他身后的是刘德华,而徐国荣就在刘德华身后,三个刚巧连成一条直线。

曾志谦小档案

  • 1984年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士
  • 1994年创办宝讯科技有限公司
  • 2000年宝讯科技在香港创业版上市
  • 2000年获香港青年工业家奖状
  • 2008年担任中国农业生态主席及总裁
  • 2018年创办BioMed Technology Holdings Limited

徐国荣小档案

  • 1985年香港中文大学理学士
  • 1995年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哲学博士
  • 1997年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系助理教授
  • 2000年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系副教授
  • 2004年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
  • 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
  • 2018年创办BioMed Technology Holdings Limited
  • 2020年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学院副院长(研究)

卢景勋小档案

  • 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
  • 2005年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
  • 2007年香港中文大学内分泌及糖尿治理理学硕士
  • 2010年香港内科医学院院士、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
  • 2015年香港中文大学针灸学理学硕士
  • 2016年香港中文大学名誉临床助理教授
  • 2017年香港中文大学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
  • 2018年英国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英国格拉斯哥皇家医学院内科荣授院士、创办BioMed TechnologyHoldings Limited

 

访问原文:《中大校友》季刊第一百零二期.中大校友事务处 2020

网上阅读《中大校友》6月号
pdf版本:http://alumni.cuhk.edu.hk/zh-Hant/magazine/categories/pdfversion/202006
揭页式ISSUU版本: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