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vents & news

【专题:为地球出一分力】研发人工礁盘拯救珊瑚族群 余碧芬勇闯中东 修复海洋多样性



研发人工礁盘拯救珊瑚族群
余碧芬勇闯中东
修复海洋多样性

余碧芬(16逸夫自然科学)是Archireef联合创办人及行政总裁,花了8年时间研发3D打印陶土礁盘,让珊瑚健康地成长,救回许多消失的珊瑚。用绿色科技解决环境问题是近年全球趋势,作为过来人,她说香港绝对是发展ESG的好起点,政策及资金也有利新手创业,因此千万不要浪费这些资源,有好的想法就不妨一试。


Vriko(中)与两位联合创办人于2020年一起创办Archireef。

作为百分百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余碧芬(Vriko)自小热爱香港这片土地,「我在新界长大,小时候爸爸带我四处去游山玩水,起初是行山为主,也会到沙滩游玩,所以对香港不只停留在大都市的形象,也会有大自然的部分。长大后考了潜水牌,知道香港海洋情况不算太理想,正当思考要到哪里潜水时,爸爸建议我到儿时去过的白沙湾,谁知我发现那里已建成码头,儿时的沙滩已不复存在,那刻才惊觉现实中的香港,与自己印象不符;但真正撼动我的,是2014年香港水域短时间内出现14宗红潮,当时正跟另一间大学的教授研究海底珊瑚,连续两、三个月每星期潜水,亲眼见证一片珊瑚群落由有变无!正因我对香港的情意结,再加上大学读书时对自然环境有深入了解,慢慢开始关注珊瑚群。」


中大毕业时余校友手持珊瑚公仔拍照。

大多数人潜水,是为了看海底的各类鱼类生物,但余校友的焦点集中在珊瑚群。「最初是关注海洋生物,感觉有点像玩Pokemon Go,每次落水总是带着相机去寻找小生物,结果发现能够找到各式小生物的地方,往往就是珊瑚群落,就是这样令我开始留意珊瑚。严格上来说香港是没有珊瑚礁的,因为规模相对较细,但不要小看那1米乘1米的细小范围,只要用心及认真观察,会发掘到另一个新世界,而且会惊讶当中的生物多样性。」本科修读自然科学,宏观地了解到环境对大自然的影响,并无局限于某个生态系统,她却毫不犹豫将毕业论文直指珊瑚,「我将珊瑚白化定为论文研究主题,钟国昌教授是我的导师,他给予不少建议扩阔了我的视野,明白到原来研究珊瑚可以有不同面向,也巩固了日后以珊瑚为发展方向。」

研究海洋香港具先天优势

定下方向,Vriko渐渐发现香港原来适合进行珊瑚研究,「科学家有一说法,如果在不应该出现珊瑚的地方找到珊瑚,往往发现到的就是超级珊瑚(super coral),是气候变化之下的赢家,香港情况正是这样,这么细小的地方竟然有86种硬珊瑚,占全国四分之一,加上我们有先天地理优势,位处海洋流域与淡水河域交界,既有好的地方也有差的地方,是最佳的实验场地去研究气候变化,因而吸引了大量海洋科学家来这里研究,寻找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及改善。」本科毕业后,余校友的博士题目继续朝着珊瑚进发,研究复育珊瑚的议题,「主要是在实验室环境,研究人工种植珊瑚时,不同参数对珊瑚的生理状态有什么影响。不过在实验室中待了两年,起初成绩不俗,但发现没有适合基质,就算水质及珊瑚状态理想,长远在海中也不会成功,于是毅然决定改变研究方向,研究能否改善种植珊瑚的问题。」

传统种植珊瑚偏向使用水泥砖及金属钢筋等物料,最初没有问题,但第二年却开始出事,因为珊瑚跟树木不同,它不懂得扎根,只会向上生长,如果根基种得不好,第二年就开始出现崩塌。余碧芬说:「我们知道珊瑚喜欢对地球友善及pH值中和的物质,于是根据它的需求去设计,没有想过可行性,后来发现3D打印的陶土有此特质,刚巧港大建筑系有教授在研究此陶土用于建筑的可行性,于是邀请对方合作。」选择合适物料之余,每个3D打印礁盘的形状及纹理也略有不同,背后来自一套理念,「我们一开始不是单单想救香港珊瑚,所以礁盘设计是以算法为基础的(algorithm based),会因应当地珊瑚品种、形状、水质、海洋环境等各种因素,打印出适合该地珊瑚生长的礁盘。」


珊瑚礁盘以3D打印陶土制成,会因应不同珊瑚品种来度身订造。

花了3年时间,验证到珊瑚能在自家研发的礁盘中健康成长,余校友说作为研究人员,透过科学性假设定下问题,然后做实验收集数据及分析,将之写成论文,但始终初心是要解决珊瑚问题,「学业以外在渔护署及世界自然基金会有委员职任,见到不论政府及NGO在环境保育方面,鲜有引入科技解决难题,作为学生,创业成本较低,政府亦有措施及资金支持创业,决定放手一搏。」这正是2020年成立Archireef的背景,她说创业至今,每天也迎来大量挑战,「如果能够重来一次,或会选择多累积工作经验才开始,不过,可能公司并非纯为赚钱而来,不少合作伙伴、客户、导师及同事也不是冲着生意而来,同事加入公司,甚至不是抱着打工的心态,协助我们解决许多困难,感恩有他们才令公司能够走下去。」

将人才及技术带到世界各地

成立大半年后,Archireef赢得科学园电梯募投比赛冠军,除了获得11万美元奖金,最重要是打开海外市场,获得阿布贾比主权基金ADQ邀请到当地发展。「正如刚才所说,研发礁盘原意并非只拯救香港珊瑚,难得有机会外闯,毫不犹疑就接受了。这也要多得在中大读书时,有机会参与野外生态保育大学生赞助计划(USSP),前往菲律宾探究海马保育的议题;来到阿联酋后发觉香港拥有的3D陶土打印或是eDNA技术,这边是完全未有商业应用的,香港的人才及技术正好协助他们解决环境问题。」


去年应邀出席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担任主讲嘉宾,探讨国际合作解决气候及海洋生态问题方案。

除了人才及技术优势外,余碧芬自豪地认为香港发展ESG甚具前瞻性,「香港人口急速增长,对环境造成很大伤害,尤其是污水处理方面未能应付人口需求,政府当时用了很大力度来处理维港污染问题,甚至后来的10年净化海港计划(Harbour Area Treatment Scheme),是平衡高度发展及保育的先驱,这方面政府是很有远见的。加上本地大学早年已加入环境科学的科目。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有大量财金人才去支持绿色金融发展,因此绝对有潜力成为区内ESG枢纽。不过ESG每天也在变,确实需要引入更多科技创新,香港需要在这方面多加努力,才能追上国际发展的形势。」

余碧芬小档案

  • 2016 年‧香港中文大学理学士
  • 2019 年‧世界自然基金教育委员会委员
  • 2020 年‧Archireef联合创办人及行政总裁
  • 2021 年‧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委员会委员
  • 2022 年‧香港机场管理局改善海洋生态基金委员
  • 2023 年‧绿色科技及金融发展委员会非官方成员
  • 2024 年‧香港大学生物学博士

访问原文:《中大校友》季刊第一百零一十八期.中大校友事务处 2024

网上阅读《中大校友》6月号
pdf版本:https://alumni.cuhk.edu.hk/zh/magazine/categories/pdfversion/202406
揭页式 ISSUU版本: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