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click HERE for the English version

新任中大校長 盧煜明教授專訪
以經驗啟發新一代邁向成功

盧教授說作為科學家,實驗或報告均需要記錄在案,需小心細節,日後他將以這份責任感來負起校長工作。

國際上享負盛名的醫生科學家盧煜明教授,今年9月27日獲中大校董會一致通過為中大第九任校長的任命,他將於2025年1月8日履新,任期為五年。他坦言決心擔任校長,是希望能夠薪火相傳,將自己在科研路上累積的經驗,授予後起的教授和學生們,並期望能建構一個能協助師生發展所長的教研環境,提供土壤助他們成功。

提到盧教授,大家總會聯想到他的「無創產檢之父」名稱,但尚未誕生這個閃耀科學界的驚世發現之前,引導他走入醫學研究這條路的是爸爸盧懷海醫生(青山醫院前院長),「我自小對科學充滿興趣,跟其他小朋友一樣,兒時家中有很多與恐龍相關的書籍,腦袋記着那些很長的恐龍名字,後來中學時期去圖書館借閱《Discover》、《Scientific American》等科學雜誌,最愛看科學家的發明故事。爸爸是醫生,雖然他沒有明言,但估計他是想我從醫的,記得他曾提及解剖學要對三維結構有一定認識,更時常說一圖勝千言(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words),因此鼓勵我去學習繪畫和攝影,他送了一部五十年代購買的Canon 相機給我,讓我自小開始可以接觸攝影,家中更有地方作黑房,儘管他沒有強迫我去讀醫,但感覺到他是栽培我踏上醫學這條路。」

與父親的合照,胸前掛着的正 是爸爸贈送的Canon相機。


在黑房沖曬照片跟做實驗是差不多的,需要預先計劃,既要調校彩色相片的色溫,也要留意黑房運作時的溫度,本身是一門藝術。盧教授說當年大學選科,會優先考慮傳統行業,即使熱愛攝影,卻沒考慮過藝術學科。幸好盧教授當年如此選擇,否則今天就少了一位舉世知名的科學家。「當年同時報讀港、英、美三地大學,最後港大醫學院、劍橋大學醫學院及美國史丹福大學工程系均取錄,我選了劍橋大學,因為有個情意結,事關中六生物課本《Biology: A Functional Approach》記載有許多傑出科學家的照片,其中DNA 雙螺旋結構發現者華生(James Watson) 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在劍橋國王學院前的照片令我印象猶深,讓我感受到劍橋大學在締造科學歷史上的關鍵角色,當得知取錄後,二話不說選了劍橋。」這個選擇也彷彿預示,他的未來要與DNA結下不解之緣。

年輕時在牛津大學唸醫科的盧教授。


雖然劍橋大學醫學院的歷史悠久,但一直只提供三年臨床前教學,直到1976年才多加三年臨床教學,於1983年才就讀劍橋的盧教授,劍橋臨床醫學院實在太新,所以完成三年劍橋課程後他轉到牛津大學。「當年劍橋成績較好的醫科生,都會選擇牛津,所以我也跟着這條路走。」完成牛津大學三年課程,本已獲聘為講師,但最終選擇了與在修讀博士時認識的太太一起回港,「香港是我的家。在英國讀書多年,我一直等待機會回港。直到1997 年移民潮下,有不少學者離開,港大和中大都聘請與我專業領域相關的學者,但中大的職缺較合適我的職涯發展,而且中大環境山明水秀,感覺上整體校園氛圍較好,於是選擇了後者。」

與學生陳君賜教授(右)十多年來合作無間,在研究上並肩作戰。


突破無創產檢研究瓶頸

在牛津大學攻讀醫科時,盧教授在婦產科學習時得知抽羊水的風險,要把一根針戳進子宮抽羊胎水來檢測,但這樣做每次都有機會令到胎兒受傷害,甚至有流產風險。作為醫科生,他當時不斷想是否有辦法可以改為抽取媽媽的血,去知道嬰兒的基因或者染色體,整個「無創產檢」科研就是這樣開始。有了想法,盧教授開始反覆試驗,可惜做了八年卻不得要領。

加入中大後,他突破研究的瓶頸,找到胎兒DNA 所在:在媽媽的血漿,而不是血細胞裏!最終在2011年研發出無創產前診斷技術,能夠準確分析和度量母親血漿內的胎兒基因,並利用基因測序來檢測唐氏綜合症,目前已在九十多個國家應用,準確度達99.7%,更重要是令孕婦免於流產風險,每年惠及超過一千萬個孕婦。

2013年盧教授與研究團隊將DNA 測序技術應用於癌症檢測,在基因圖譜中找到與癌症相關的表觀遺傳轉變,表觀遺傳是說基因排列沒有轉變,但其他「裝飾」卻變了,就像是一間房間,清水房的狀態之下看到的牆、地板、天花板是遺傳,表觀遺傳就是屋中的傢俬、牆身顏色,透過檢測表觀遺傳就可以診斷癌症。要表達這麼抽象的概念,兒時父親的「一圖勝千言」句子再次出現於腦中,「要將科學概念傳達給別人,過程要有一幅很吸引人的圖像,才會令大家更易明白背後的理念。例如近年在基因組界權威雜誌《Genome Research》發表研究,就試過與本地插畫師共同創作封面,構思以鐵路來代表DNA,鐵路上的標杆旁有向上或向下的閘門,代表DNA有否被切開,我欣賞畫作時靈機一觸,閘門上落會否有相互關係,或是代表不同訊號,改變了我的研究方向。」

盧教授以火車路軌比喻DNA 的畫作,獲刊登於學術期刊封面。


重視書院制 培養全人教育

自1997 年回流香港後,一直在中大任教及從事科研整整二十七個寒暑,盧教授認為中大為他提供了成就夢想的土壤,如今是時候回饋這個大家庭。「我在中大服務了二十七年,對中大很有感情,如果中大需要我,我必定會站出來。」今年年中校長職位出現空缺,啟動了全球招聘程序,有獵頭公司找盧教授,他開始思考,一段時間後才決定申請。「主要是考慮一直以來主力在研究方面,擔任校長後或多或少會影響研究,但後來想到人生去到不同階段,應該要做不同的事,之前是前線的研究人員,學術上已獲得一定的成功及國際認可,現時去到新的校長崗位,我認為是適當的時候在另一方面應用這些經驗,希望以此培育下一代。」


有十八年醫學院副院長經驗的盧教授,行政工作不會陌生,但校長涉及的範疇及接觸面明顯更為宏大,與副院長的行政工作總是有點距離,他說幸好能參考劍橋及牛津。「劍橋及牛津與中大較為類近的地方,均是採用書院制,着重全人教育,大學負責知識灌輸及傳授,而書院就教你如何做人,將不同科目的學生及老師放在一起,令你對文化及科學有更全面的認識,尤其是劍橋有近四十間書院,部分書院如Trinity College 的資源更是國家級別的,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精英,單是諾貝爾獎的得獎人已超過三十位,當中定有值得借鏡的地方。」他續指出,中大獨特的書院制度在全人發展中十分重要,他對書院制度一直珍視,當校方宣布他擔任校長後,已開始輪流到各個書院見更多的學生,爭取機會與學生多溝通,多聆聽他們的心聲。



盧教授於博士畢業典禮後在牛津留影。

提出「IDEA」理念
帶領中大再創高峰

盧教授說中大策略計劃2021—2025的五年計劃即將完成,所以擬定下一個五年計劃是上任後首要任務,需要涵蓋學生體驗、研究和教職員發展,以及與校友關係等多個重要目標。他更提出「IDEA」的治校理念,即啟發(Inspire)、討論(Discuss)、賦權(Empower)和實現(Achieve),「與做任何工作一樣,一定要先啟發與你並肩工作的人,共同有一個目標,全心全意帶着使命感去做。做的時候,最重要是討論,並不是由任何人單向主導怎樣做,而是待溝通好怎樣做,如果不將資源交給團隊是行不通的,所以要賦予足夠的權力給對方去做,最終結果才可以實現,成就整件事情。」

盧教授1997年加入中大,除了專注於研究工作,亦落力培育後進。


AI 徹底改變工作模式

透過「IDEA」四部曲,盧教授期望能夠承先啟後,進一步提升大學在研究創新方面的實力,讓中大的學術成果在國際間發揮更大影響力。「今時今日學術界之間的競爭愈來愈激烈,而且也很全球化,即使在區內大家也在搶人才及資源,發展步伐亦比以前快了很多,所以一定要加倍努力。」但在努力發展以外,大學還要有周詳考慮,他以人工智能(AI)為例子,「AI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它將所有工作模式進行了徹底的改變(paradigm shifting),年輕學生熟習AI 已是必須,但若然要應用在研究及教學中,卻要留神AI 所帶來的道德、法律及社會問題,例如要在使用AI時註明,不會予人以抄襲或假冒的意圖,又或是大家都知道AI 並非萬能,要提防它出錯,當然也要留意知識產權的問題,用別人有版權的東西來訓練AI,究竟法律方面如何詮釋,如果用AI 創造了新發明,專利權又怎樣釐定,或是AI 幫忙醫生診斷時出錯,責任又誰屬等等,都要思考清楚。」他更重申中大作為研究型綜合大學的定位,不會偏重科學而輕人文學科,中大會繼續秉持將中國文化推向國際,同時引入國際優良文化的使命。

談及校友關係,盧教授表示校友是中大很重要的一群,「他們受過中大的教育,也在外面有各自的經驗及成就,中大要與校友多多溝通,借助他們的經驗令學校有所進步。事實上,學校各方面其實都需要校友支持,例如現時大學著重創科發展,很多校友已是成功的企業家,可以回校分享他們在創科的經驗,因此維繫與校友的關係尤為重要。」


盧煜明小檔案

  • 1986年 劍橋大學文學士(榮譽)
  • 1989年 牛津大學內科醫學士、外科醫學士
  • 1994年 牛津大學哲學博士
  • 1997年 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病理學高級講師/教授/講座教授
  • 2009年 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
  • 2018年 香港中文大學轉化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 2020年 創新診斷科技中心科研總監
  • 2021年 皇家獎章
  • 2022年 拉斯克獎—臨床醫學研究
  • 2022年 香港科學院院長
  • 2022年 香港科技創新聯盟主席
  • 2023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訪問原文:《中大校友》季刊第一百二十期.中大校友事務處 2024

網上閱讀《中大校友》12月號
pdf版本: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202412/pdf/CUAM_202412.pdf
揭頁式ISSUU版本: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