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天我家的1憶1千萬財產。1憶:1個美好的回憶;1千萬:千萬要快樂地活下去。」(編按:1憶是取1億的諧音)尹先生病重時,在兩名女兒的中大畢業相冊上撰寫對家人的深情寄望。大學畢業對不同年代的學生也許意義有別,但確實是人生的里程碑。梁玉煒(79聯合中文/84教育學院教育文憑)和三名女兒先後成為中大人,校園裏的點滴回憶,無論是學術的追求、青春的歡笑,還是運動場上的汗水,均成為一家人共同珍藏的財富。
梁玉煒回想剛到埗中大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多年苦讀後考進中大,我和同學躺在湯宿的草地上,感受着豁然開朗的自由氣息,耳邊傳來體育館打排球的喧鬧聲,彷彿預示着理想大學生活的開始。」因家住港島,她三年級因宿位不足而「屈蛇」,甚至租住赤泥坪的「合榮果園」鐵皮屋,那種侷促的夏天生活至今仍記憶猶新。然而,比起生活條件,思想上的衝擊對她影響更深。她於1975年入學,翌年中國發生一連串政治事件。「有些學生很愛國,有些則提倡『四仔主義』,但兩者也跟我的價值觀不同,我很迷茫。幸好,我在宿舍生活中結識了感情要好的朋友,並投入系會和學生報的工作,逐漸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定位。」在追求學問的路上,她遇上多位望重士林的教授,包括:余光中、蘇文擢、常宗豪、張雙慶、陳勝長、楊鍾基等,啟發她畢業後執教鞭。
梁玉煒於 1990年誕下一對孖女,幼女於1993年出世。由於居住沙田,女兒年幼時經常一家人到中大遊玩。「我丈夫讀大專時因為參加籃球賽到訪中大,愛上這裏的學習環境,認為中大是女兒的理想升學之選。2009年,孖女入讀中大,可惜丈夫患上癌症,存活期約三年,他希望能見證她們畢業。2012年3月,一家人在校內拍攝畢業照,他把照片製成相冊,並撰寫文字。同年9月幼女也考進中大,他總算在離世前圓了心願。」
大孖尹晴(12崇基酒店與旅遊管理)是理科生,個性外向,在老師建議下選擇了酒店與旅遊管理課程,首選中大是因為家住沙田,而選擇崇基也跟住址有關,「由於崇基設三年一宿,住沙田也有機會體驗宿舍生活。我住華連堂,室友是妹妹的同學,有一次室友外宿,妹妹便來『屈蛇』,因為我們外表相似,她滿有自信地出入。」作為孖生姊妹,由於中大校園面積寬廣,加上二人的書院和學系也不同,活動範圍鮮有重叠,少有發生錯認事件,但在校園內若有陌生人主動向她們微笑,二人也會點頭回應,以免被誤會無禮。酒店與旅遊管理課程逢星期五早上會邀請業界人士擔任講座嘉賓,地點在鄭裕彤樓,但崇基的早會與講座只相隔10分鐘,趕早會成為她的難忘回憶。「學生出席講座必須穿行政套裝和高跟鞋,講座結束後,大群崇基學生狂奔往崇基禮拜堂參與早會,每次趕到也只能坐在最後一排。」
細孖尹晞(12新亞新聞與傳播學)是文科生,愛語文和文學,對新聞與傳播系最感興趣,只是中大或浸大的抉擇。「兩者主要分別是中大把新聞和傳播融合,入學後學生可按興趣選修不同科目,但浸大入學前便要在五個專業中選定其一。」選書院時,由於崇基和聯合的早會頻密,她把兩者排除,選新亞因為那裏是新傳系總部的所在地。入學後,她認識了志同道合的同學,最難忘是一起在多媒體工作室通宵趕功課。「剪片永遠也有不滿意之處,每次輸出完一個版本又想再次修改,所以我們經常笑着為每個版本改名,由Really Final、Final Final、The End等。那時候,還沒有雲端儲存空間,每次做功課也要儲存於硬碟。」珍貴的友誼就這樣醞釀而來,大部分同學畢業後都從事傳媒或企業傳訊工作,大家一直保持緊密聯繫。
幼女尹昕(15逸夫專業會計學)選擇中大有數個原因,「童年時,一家人和媽媽的朋友到中大遊玩,對這校園有親切感。中大的校園設施集中,宿舍與教學樓相距不遠,比其他大學更方便。我是商科生,喜愛會計科,老師指中大的專業會計學課程設計最理想,畢業後考牌可以豁免部分執業試的試卷。」她入學時雖然已有不少新書院可以選擇,但由於缺乏參考資訊,加上認為它們的dem beat片段有點嚇人,所以只在四大「舊書院」中抉擇。「我把崇基和聯合排除,因為要做FYP(Final Year Project),我知道大家姐曾有FYP的痛苦經歷。餘下新亞和逸夫二選一,後者感覺比較悠閒,適合好靜的我。」她最喜愛的校園地點是本部圖書館,稱讚它外形漂亮,還設有許多可供單獨溫習的區域,即使家裏有自己的房間,她還是喜歡到圖書館溫習,享受那讀書氛圍。
體育必修科是中大全人教育的一部分,各人也有深刻的體會。三個女兒沒有遺傳到爸爸的運動細胞,尹晴選擇體能鍛煉,正手引體上升和長跑令她吃盡苦頭;尹晞和尹昕則選了籃球和壁球,豈料射罰球的命中率甚低,壁球對體能要求甚高。相比之下,媽媽當年的體育課程更為豐富,「我們必修六個體育項目,包括游泳、各式球類、田徑等,我擅長推鉛球,曾在運動會獲得亞軍。」女兒有點難以置信,笑着追問是否只有兩人參賽,訪問就在一片笑聲中結束。
訪問原文:《中大校友》季刊第一百二十一期.中大校友事務處 2025
網上閱讀《中大校友》3月號
pdf版本: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202503/pdf/CUAM_202503.pdf
揭頁式ISSUU版本: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