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BBA再讀教育文憑的傅浩賢(Jack)笑稱夢想雖然不是要做教師,但向來覺得教育是很崇高的理念,畢業後也是先向此方面發展。「很想將個人知識及理念傳承給下一代,機緣巧合下加入新加坡一間上市教育機構,他們打算來港成立分公司,將企業培訓服務帶來香港,我就負責協調香港的跨國企業採用他們的服務。」他說即使後來轉軌到金融行業工作,至今從未放下對教育的熱誠,「工作關係不時收到教育機構的邀請,成為客席分享嘉賓,亦有回到中大商學院,負責過環球商業學課程的講學,以及到韓國延世大學客席演講,令我體會到未必需要做一名全職老師,都可以實踐我對知識傳承的情意結。」
在教育機構工作了一段時間,由於時常要接觸大型企業,並與當中的管理層有業務上的往來,傅校友慢慢建立了個人的商業網絡,也因而得到獵頭公司的邀請,轉職到美國運通企業服務部工作。「主要服務跨國公司及本地中小企,在美國運通七年多學會許多有關發卡、交易處理、風險管理、大數據分析等,將企業客戶的支出規範化及自動化,並通過分析令日常開支管理更具成本效益。通過這幾年學習,令我對信用卡及支付系統建立了穩固基礎。」
憑藉豐富經驗,Jack多年來屢被挖角,涉獵的市場亦更趨國際化。及後,PayPal打算擴充香港分公司業務並找上Jack。「與之前幫教育機構落戶香港不同,PayPal本身在全球已有一定規模,加上當時正值電子支付起飛,所以相對來說沒有第一份工作『開荒牛』那種感覺。」當然也並非說很輕鬆,PayPal目前全世界擁有逾4億用戶,用戶網絡實際上十分強大,要令他們都能享受PayPal所帶來的好處,最直接方法是聯繫美國以外的商家,「因此香港分公司的首要任務是聯絡本地及內地商戶,讓他們認識PayPal,幫助他們擴展業務到海外,目標是將商家與全球PayPal用戶連結起來。」
在PayPal工作了11年,傅浩賢說支付行業出現了很大變化。「我剛加入PayPal時,香港電子支付只是剛起步,仍是停留在現金、信用卡、八達通等單一選擇之中,對比現在百花齊放,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支付平台,不可同日而語。」競爭對手倍升,但他卻反而覺得多了許多朋友而非對手,「全球不少國家,現金及信用卡仍在主導支付市場,大家可能覺得支付平台之間是競爭者,但我們的共同對手實際上是現金及信用卡,各個平台落力打造新的支付模式及場景,締造更安全快捷的體驗,只是『做大個餅』,令電子支付能夠吸納更多用家。」相比於信用卡,PayPal在電子商務上更優勝的地方是它的雙邊網絡(closed-loop network),「信用卡是開放系統,手持銀行A信用卡消費碌卡,終端機卻可以是來自銀行B的,但PayPal不論商戶還是用戶都是在同一平台上,於是用戶透過PayPal網購,我們就能夠將分析客戶年齡、國家、性別等大數據分享給商戶,讓商戶知道消費者的分布及統計,制訂更好的營銷策略,這是信用卡難以做到的。」
加入香港PayPal短短兩、三年,傅校友已做出成績,總部決定將台灣及南韓市場也交由他管理,希望他藉香港成功經驗開拓新市場。「港台韓三地各自在互聯網滲透率、智能手機滲透率、信用卡發卡數量等方面有類同之處,有很好的基礎條件發展電子支付。其中韓國近年晉身全球第五大電子商務市場,僅次於中美日英四國,因此對電子支付的需求極為龐大。」有了其他市場的經驗,他說回望香港支付市場,其實做得不俗,「尤其是近年香港的支付平台逐漸脫離商品化(commoditized),肯投放資源完善用戶體驗,開發更多應用場景及提升安全性,甚至整合其他電子錢包來便利消費者,整體上是走對方向。」
要在發展一日千里的支付行業工作,Jack的心得只有一個,就是要做一塊海綿!「我每天也跟團隊說同樣的話,就是每天都要有ready to learn的心態,變成海綿將所見所聞盡量吸收起來,再利用這些知識來主動創新。因為支付行業實在變化得太快,如何追趕到與市場同步,在改變來臨前能比其他人先行一步,所以做海綿這個比喻,放諸任何時候也不會出錯。」
訪問原文:《中大校友》季刊第一百二十二期.中大校友事務處 2025
網上閱讀《中大校友》6月號
pdf版本: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202506/pdf/CUAM_202506.pdf
揭頁式ISSUU版本: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