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vents & news

【文化藝術特輯】余家強寫作靈感源自生活 感受流行文化 道出所見所聞



感受流行文化道出所見所聞
余家強寫作靈感源自生活

在傳媒行業打滾三十載,余家強(93聯合中國語言及文學)既是資深傳媒人也是人訪專家,早年開始寫小說,並在《信報》及其他網上平台撰寫專欄,評論流行文化,他說寫作從不是難事,「如果流行文化根本取悅不到你,沒有任何感觸,那就真的不用勉強自己,反之它令你有感想,自然能夠寫出來。」他認為生活中充滿寫作題材,俯拾皆是毋須刻意尋覓,「如果一樣事情不能令你產生興趣,代表它已不是流行,會流行的你自然就會留意。」

余家強憶述讀書時沒有坐過校巴,轉堂也是靠走路來回,同學也是這樣通山走,令中大人慣了身體力行。

以為余家強(Donald)熱愛中國文化,所以大學主修中文,他道出更實際理由,「沒理由近百年的中文書才值得一看,中國過往一千多年流傳下來的書籍,肯定有不少精彩作品,但單靠中學的訓練,未必能看懂古書,選修中文學懂看古書,變相多了千幾年著作可以看,閱讀範圍廣闊了很多。」至於畢業後選擇加入傳媒行業則更實際,「當時是一個潮流,九十年代許多新報刊及收費電視誕生,尤其是文學院及社會科學院的畢業生,一半以上投身過傳媒,那怕有人最終九月選擇開學做老師,暑假也試過在傳媒短時間工作過,所以加入傳媒是不用原因的;反而能夠留在行業內,就要看性格是否適合。我當時也抱着嘗試心態,做下去發現自己頗適合,就繼續留在行業內。」

在《壹週刊》一做二十多年,余校友最初由體育記者開始,「我沒有做過體記,《壹週刊》也從未試過有體育版,雙方是摸着石頭過河,什麼也試試。當時心想雜誌截稿時間早過賽事,又不能像報紙般每日追貼賽果,於是決定做運動員專訪,九十年代中期,剛巧香港不少運動員受到注目,就這樣開展了人物訪問生涯。起初也不認識這些運動員,嘗試約他們做訪問,當時還未有互聯網,約訪期間不斷看他們的剪報,了解他們個人背景及成就,慢慢練就了做人訪的本能,即使及後轉為訪問娛樂圈中人也駕輕就熟。」

任職雜誌期間,余校友(左)就連體育攝影都要嘗試。

《壹週刊》豪語錄讓他成名,每星期訪問城中明星及歌手,總要對流行文化有一定熟悉,Donald說其實一點也不難,「我時常也很好奇那個年代錢從何來,每個月開支很大,買唱片、漫畫、到戲院看電影、去桌球室打球、唱卡拉OK⋯⋯正因如此,流行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根本毋須刻意去留意。」

寫文化評論因好為人師
寫了多年人訪,余家強感覺記者工作一直是寫其他人的說話,他開展了文化評論的生涯,「『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人到了某個年紀就想講講自己的事。起初以為自己周身癮,既喜愛攝影也喜愛音響,一定會有很多東西要寫,卻發現新一代讀者對這些已不太講究,但我深信存在就是合理,他們不探究音響攝影,自然有其他範疇感興趣,這正好鞭策重新接觸時下流行文化,也令我有寫下去的動力。」他舉模型作例子,「時下小朋友喜歡儲手辦模型(figure),我們以前是會打磨、上色、噴油、上畢地(putty)、製作情景等,花費時間以月計,但現時買figure裝好手腳就完事。我特意去問從事模型生產商,求證他們不喜歡砌模型的原因,雖然到最後也沒有結論,但就寫了幾篇文章來探討,嘗試去了解年輕人的想法,同時了解他們與上一代之間的分別,這正是我的價值,不是硬要寫年青題材迎合他們,而是能夠呼應整個時代。」

除了題材上的考慮,從傳統紙媒寫到網上平台,他直言整個生態在轉變,「以前是大台文化,大台並非意指某間電視台,而是說流行暢銷的印刷媒體,他們往往能帶領潮流,一本雜誌的封面擁有極大威力,但今時今日已沒有這回事,資訊變得碎片化,不過換來的,卻是每個人的發言權變大。」不變的是好的文化評論依然需要具備幾個元素,「首先文筆要好,有一定的觀賞性,正如《文心雕龍》是文學評論,但同時也吸引人閱讀,縱觀現時不少影評、食評或是文藝評論,只是簡單地說好看不好看、好吃不好吃,文章價值不高;另外還要核實資料的真確性(factcheck),這個年代不做factcheck很易穿崩,但同時不要怕別人批評,事實上文章怎樣寫也會招人批評,如果寫到面面俱圓無可置喙,就等於沒有內容,所以要有氣量,我也是最近才學會,尤其是文章一旦放上網,真的什麼批評也會出現,最重要的是胸襟。」

多年來執教記者班和寫作班,分享寫作心得。(圖片由賽馬會提供)

寫評論文章不單為興趣,余校友說間或也有責任在身,「文化評論十分重要,要有人寫有人評,公眾才會知道。例如有朋友籌辦舞台劇,肯定沒有錢作鋪天蓋地宣傳,也不能單靠口碑,演期只有三天,口碑傳開演期已過,遇有這些情況,我就主動問他們取資料,甚至詢問是否可以參觀綵排,寫篇評論來招攬觀眾,這情況真的要有人寫才有人知。」終日鼓勵寫作,但坊間不斷有人高唱文字已死,「我覺得情況正好相反,有說法提及中國過去二千年寫過的書,加起來大概是四庫全書的份量,一間圖書室足以存放,但現時每日在網上及社交媒體的貼文,字數早已遠超四庫全書的份量,所以我們現時比任何一個年代都要看更多字,寫更多字。

每星期寫500字阿仙奴
可能有人說這些網上文章質素不能跟四庫全書相比,但Donald卻認為,「要在茫茫字海中取得別人的注意力及眼球,即使網上流行的迷因(meme)也是種文字訓練。我之前幫賽馬會教學生作文,總是跟學生說,既然未來主流都是網絡,網上有這麼多平台,先給自己定個題目,設定一個固定範圍、字數及交稿時間;有位學生真的跟着做,每星期寫500字關於他最喜愛的英超球隊阿仙奴,我跟他說不要寫多也不要寫少,字數上落太大就失去紀律,他日工作時上司也會有字數限制,要學懂控制,於是他一直寫,寫了很多年,現時他的專頁已有過萬人追蹤,將來他不論從事什麼工作,我相信也可以應用到這種能力。我強調要有固定範圍,是因為你隨筆寫生活感受,很難吸引到讀者,但像他寫阿仙奴,喜愛阿仙奴的會看,憎恨阿仙奴的更會看,雙贏!」

要從生活中取得寫作靈感,有優美的環境自然加分,「中大校園環境山明水秀,確實有助孕育文化藝術,我也很後悔當年沒有用相機拍下中大晨㬢最美的一刻。另一項中大優勢是可能性有很多,尤其是當年行四年制,港大仍是三年制,我們多了時間去選科,而且沒人理會你選什麼科,變相令個人可能性很大;正因為有眾多書院通識及大學通識課程,這種選修形式令即使讀工程的,也能夠涉獵文化藝術,同時在課堂上認識到不同院系的同學,讀藝術的跟讀工管的,將來也有機會合作一起做策展,重點是千萬不要妄自菲薄,例如寫Apps既要文科人才也要理科人才,寫網頁的也需要懂寫字,我真的走去問做Apps的人,他告訴我自己是設計人才,不過在設計過程要了解世情,世界愈來愈需要通才,中大通識正好提供這優勢。」

余校友記得中文系張雙慶教授,上堂時任由他們選擇看各類型的書籍。2019年他推出小說《佛系推理》,特意請張教授寫序。

訪問原文:《中大校友》季刊第一百一十五期.中大校友事務處 2023

網上閱讀《中大校友》9月號
pdf版本:http://alumni.cuhk.edu.hk/zh-hant/magazine/categories/pdfversion/202309
揭頁式ISSUU版本: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