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vents & news

【文化艺术特辑】余家强写作灵感源自生活 感受流行文化 道出所见所闻



感受流行文化道出所见所闻
余家强写作灵感源自生活

在传媒行业打滚三十载,余家强(93联合中国语言及文学)既是资深传媒人也是人访专家,早年开始写小说,并在《信报》及其他网上平台撰写专栏,评论流行文化,他说写作从不是难事,「如果流行文化根本取悦不到你,没有任何感触,那就真的不用勉强自己,反之它令你有感想,自然能够写出来。」他认为生活中充满写作题材,俯拾皆是毋须刻意寻觅,「如果一样事情不能令你产生兴趣,代表它已不是流行,会流行的你自然就会留意。」

余家强忆述读书时没有坐过校巴,转堂也是靠走路来回,同学也是这样通山走,令中大人惯了身体力行。

以为余家强(Donald)热爱中国文化,所以大学主修中文,他道出更实际理由,「没理由近百年的中文书才值得一看,中国过往一千多年流传下来的书籍,肯定有不少精彩作品,但单靠中学的训练,未必能看懂古书,选修中文学懂看古书,变相多了千几年著作可以看,阅读范围广阔了很多。」至于毕业后选择加入传媒行业则更实际,「当时是一个潮流,九十年代许多新报刊及收费电视诞生,尤其是文学院及社会科学院的毕业生,一半以上投身过传媒,那怕有人最终九月选择开学做老师,暑假也试过在传媒短时间工作过,所以加入传媒是不用原因的;反而能够留在行业内,就要看性格是否适合。我当时也抱着尝试心态,做下去发现自己颇适合,就继续留在行业内。」

在《壹周刊》一做二十多年,余校友最初由体育记者开始,「我没有做过体记,《壹周刊》也从未试过有体育版,双方是摸着石头过河,什么也试试。当时心想杂志截稿时间早过赛事,又不能像报纸般每日追贴赛果,于是决定做运动员专访,九十年代中期,刚巧香港不少运动员受到注目,就这样开展了人物访问生涯。起初也不认识这些运动员,尝试约他们做访问,当时还未有互联网,约访期间不断看他们的剪报,了解他们个人背景及成就,慢慢练就了做人访的本能,即使及后转为访问娱乐圈中人也驾轻就熟。」

任职杂志期间,余校友(左)就连体育摄影都要尝试。

《壹周刊》豪语录让他成名,每星期访问城中明星及歌手,总要对流行文化有一定熟悉,Donald说其实一点也不难,「我时常也很好奇那个年代钱从何来,每个月开支很大,买唱片、漫画、到戏院看电影、去桌球室打球、唱卡拉OK⋯⋯正因如此,流行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根本毋须刻意去留意。」

写文化评论因好为人师
写了多年人访,余家强感觉记者工作一直是写其他人的说话,他开展了文化评论的生涯,「『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人到了某个年纪就想讲讲自己的事。起初以为自己周身瘾,既喜爱摄影也喜爱音响,一定会有很多东西要写,却发现新一代读者对这些已不太讲究,但我深信存在就是合理,他们不探究音响摄影,自然有其他范畴感兴趣,这正好鞭策重新接触时下流行文化,也令我有写下去的动力。」他举模型作例子,「时下小朋友喜欢储手办模型(figure),我们以前是会打磨、上色、喷油、上毕地(putty)、制作情景等,花费时间以月计,但现时买figure装好手脚就完事。我特意去问从事模型生产商,求证他们不喜欢砌模型的原因,虽然到最后也没有结论,但就写了几篇文章来探讨,尝试去了解年轻人的想法,同时了解他们与上一代之间的分别,这正是我的价值,不是硬要写年青题材迎合他们,而是能够呼应整个时代。」

除了题材上的考虑,从传统纸媒写到网上平台,他直言整个生态在转变,「以前是大台文化,大台并非意指某间电视台,而是说流行畅销的印刷媒体,他们往往能带领潮流,一本杂志的封面拥有极大威力,但今时今日已没有这回事,资讯变得碎片化,不过换来的,却是每个人的发言权变大。」不变的是好的文化评论依然需要具备几个元素,「首先文笔要好,有一定的观赏性,正如《文心雕龙》是文学评论,但同时也吸引人阅读,纵观现时不少影评、食评或是文艺评论,只是简单地说好看不好看、好吃不好吃,文章价值不高;另外还要核实资料的真确性(factcheck),这个年代不做factcheck很易穿崩,但同时不要怕别人批评,事实上文章怎样写也会招人批评,如果写到面面俱圆无可置喙,就等于没有内容,所以要有气量,我也是最近才学会,尤其是文章一旦放上网,真的什么批评也会出现,最重要的是胸襟。」

多年来执教记者班和写作班,分享写作心得。(图片由赛马会提供)

写评论文章不单为兴趣,余校友说间或也有责任在身,「文化评论十分重要,要有人写有人评,公众才会知道。例如有朋友筹办舞台剧,肯定没有钱作铺天盖地宣传,也不能单靠口碑,演期只有三天,口碑传开演期已过,遇有这些情况,我就主动问他们取资料,甚至询问是否可以参观彩排,写篇评论来招揽观众,这情况真的要有人写才有人知。」终日鼓励写作,但坊间不断有人高唱文字已死,「我觉得情况正好相反,有说法提及中国过去二千年写过的书,加起来大概是四库全书的份量,一间图书室足以存放,但现时每日在网上及社交媒体的贴文,字数早已远超四库全书的份量,所以我们现时比任何一个年代都要看更多字,写更多字。

每星期写500字阿仙奴
可能有人说这些网上文章质素不能跟四库全书相比,但Donald却认为,「要在茫茫字海中取得别人的注意力及眼球,即使网上流行的迷因(meme)也是种文字训练。我之前帮赛马会教学生作文,总是跟学生说,既然未来主流都是网络,网上有这么多平台,先给自己定个题目,设定一个固定范围、字数及交稿时间;有位学生真的跟着做,每星期写500字关于他最喜爱的英超球队阿仙奴,我跟他说不要写多也不要写少,字数上落太大就失去纪律,他日工作时上司也会有字数限制,要学懂控制,于是他一直写,写了很多年,现时他的专页已有过万人追踪,将来他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我相信也可以应用到这种能力。我强调要有固定范围,是因为你随笔写生活感受,很难吸引到读者,但像他写阿仙奴,喜爱阿仙奴的会看,憎恨阿仙奴的更会看,双赢!」

要从生活中取得写作灵感,有优美的环境自然加分,「中大校园环境山明水秀,确实有助孕育文化艺术,我也很后悔当年没有用相机拍下中大晨㬢最美的一刻。另一项中大优势是可能性有很多,尤其是当年行四年制,港大仍是三年制,我们多了时间去选科,而且没人理会你选什么科,变相令个人可能性很大;正因为有众多书院通识及大学通识课程,这种选修形式令即使读工程的,也能够涉猎文化艺术,同时在课堂上认识到不同院系的同学,读艺术的跟读工管的,将来也有机会合作一起做策展,重点是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例如写Apps既要文科人才也要理科人才,写网页的也需要懂写字,我真的走去问做Apps的人,他告诉我自己是设计人才,不过在设计过程要了解世情,世界愈来愈需要通才,中大通识正好提供这优势。」

余校友记得中文系张双庆教授,上堂时任由他们选择看各类型的书籍。2019年他推出小说《佛系推理》,特意请张教授写序。

访问原文:《中大校友》季刊第一百一十五期.中大校友事务处 2023

网上阅读《中大校友》9月号
pdf版本:http://alumni.cuhk.edu.hk/zh/magazine/categories/pdfversion/202309
揭页式ISSUU版本: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