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vents & news

【海外教授特輯】林建邦將科研落地 提升公共衞生 跳出實驗室和舒適區



跳出實驗室和舒適區
林建邦將科研落地
提升公共衞生

林建邦(02聯合生物化學 / 04研究院內科科學)研究內地環境污染對公眾健康的影響,他認為科研要有成就,要懂得跳出舒適區(comfort zone),「大學通識要寫報告,我選了比較香港與其他地方文化差異作為題目,包括參觀香港日本人學校,驚訝校工數目為零,學生下課後就會主動除鞋彎腰齊抹地。這畫面深刻於腦海中,時刻提醒我做研究時要有他們的刻苦精神。」於是即使研究題材有多小眾及偏門,他也努力堅持下去,「別以為中國的污染問題與你無關,放眼全世界不論東亞、中東、南美甚至非洲大多也是用煤為主要燃料,而且基建條件更差,輸電幾近不可能,研究結果對這些國家有參考價值。」

林建邦說當年選擇來英國懷着一種敢搏精神,他希望師弟師妹也同樣有此心態,不要將視野局限在香港。

林建邦(Hubert)是牛津大學公共衞生學系教授及課程主管,他回憶中學時代對化學尤其喜好,「世間上任何東西均由原子組成,但原子在不同排列及組合之下,卻可以生成各種物質包括生物,我特別對生物有興趣,到底原子如何組成變化萬千的生命,這亦是我揀選生物化學成為大學主科的原因。」中學就讀九龍華仁的他,去了幾間有生化課程的大學參觀後,對中大印象最深,「九龍華仁以校園面積大聞名,一直憧憬大學要有更大的校園,中大校園地方大兼且綠化做得好,感覺上更有大學的氛圍,最後選讀了中大。」

本來走在生化路上,卻因為2003年沙士一役而轉向,「02年本科畢業後留在中大深造,選了常見於兒童的白血病為對象,在老鼠身上試驗藥物對此病的成效。實驗室設在威爾斯親王醫院6樓,03年沙士爆發時,8A病房就在樓上,可說對我投下了震撼彈。要知道藥物由臨床研究到應用,動輒要十年八載,而我的實驗還停留在動物測試階段,距離造福人群仍有極漫長的路要走,沙士令我認清要在下游(down stream)才幫到病人,對於是否仍要繼續實驗室的基礎研究,心裡有很大的問號。」

追蹤50萬人的健康
心中存疑,卻始終需要一個機會。本來以為仍要留在實驗室的Hubert,碩士畢業後轉到一間本地大學讀博士,卻在半年後聽聞英國伯明翰大學鄭家強教授正進行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簡稱COPD)研究,需要研究生幫忙,「跟教授商討後,他認為我適合參與此研究,05年10月飛抵英國,4年流行病學博士課程再加5年多的工作時間,前後在伯明翰大學待了接近10年,主要是研究環境污染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博士畢業時,Hubert(左二)感謝恩師鄭家強教授(右一)。

難得可以離開實驗室,但林校友原來從未離開過香港,心裡也存在不少掙扎,幸好是鄭教授的研究在廣州招募了3萬人參與,最初幾年要時常英國及內地兩邊走,後來到了牛津大學工作,也一直與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合作,從各省市招募了50萬人參與研究,變相與香港距離又不是太遠。「研究污染與健康的關係並不是新鮮事,但之前的研究規模較細,從未有人試過追蹤50萬人;而且以往大多為回溯性(retrospective)研究,即是受訪者患病後,才回頭追溯他的病因是否與污染有關,令人擔心當中的因果關係能否確立,因此我們選擇長時間監察50萬人,有健康也有患病的,透過收集環境數據,確立污染與發病之間的關連,補充過往研究的不足。」

污染分室內及室外兩種,室內會透過問卷調查,了解受訪者於煮食及取暖時所用的燃料及次數,以及訪問他們對室內空氣污濁與否有何感覺;問卷以外,研究團隊更準備了幾百部輕型探測儀,供參與研究的人分別在夏天及冬天配戴120小時,收集不同時段的PM2.5懸浮粒子及一氧化碳水平。至於室外污染則與上海復旦大學合作,利用NASA衛星收集的數據去計算污染物分布。林建邦在研究期間到訪過甘肅及河南的農村,見到的景象是香港人想像不到的,「農村大部分仍然燒煤取暖及煮食,我試過入屋後感到頭暈,原因是冬天取暖時,他們把窗關掉再燒炭,排煙設備又異常簡陋,可想而知室內一氧化碳濃度有多高。有部分地方探測儀未運作夠120小時試紙已全黑,想像一下住在那裡的人肺部會是什麼模樣,這個畫面十分震撼!」

稱讚中大通識教育
能夠在英國工作多年,Hubert說中大功不可沒。「學科知識以外,中大非常着重通識教育,主科以外還要修讀其他學科;最記得要修讀普通話,中學時沒有機會學過,後來不論在研究院與國內同事溝通,還是到內地農村考察研究,普通話大派用場。我另外還選修了法文,有機會在year 1暑假親身到法國修讀1個月短期課程,第一次出國,旅程的經驗十分寶貴,也令後來更有勇氣決定留英工作;中大目光很長遠,知道全人教育對學生日後的幫助,而非單單關注GPA或主修科目,我敢說如果不是在中大讀書,今天肯定不會坐在這裡。」

到法國交流一個月,林校友(後排左二)說第一晚抵達巴黎時連酒店也未訂,拿着旅遊書在街上找旅舍入住,這些經驗令他更有勇氣面對日後英國的生活。

談及中大人到外地發展的挑戰,他認為在成績及視野上,中大人絕不會被其他國際學生比下去,「不要說中大人,來自亞洲的學生都較為內斂及謙虛,未必會像北美學生懂得包裝自己,能夠講出動聽故事去打動別人,相信這源自亞洲的教育模式,較着重課堂紀律而少有機會表達自己所致。」除了加強個人表達能力,林校友指出還要忍受長期痛苦,「有心做科研是好事,但香港經濟實在太發達,大部分人只看重短期利益,科研路注定難行。近年有幫研究資助局(RGC)審批申請,見證到特區政府對科研有極多支持,但選擇走科研路必定要說服自己,薪酬待遇未必能跟得上其他行業。另外,隨着本港大學國際化,大學招聘研究人員時屢屢向外招手,競爭可說相當激烈,故此千萬不要將自己局限於香港,視野放遠一點,多到外地交流及嘗試拓闊自我,對全球時事也要有敏銳觸覺,才能捉緊更多機會。」

林建邦小檔案

  • 2002年‧香港中文大學理學士
  • 2004年‧香港中文大學醫科哲學碩士
  • 2009年‧英國伯明翰大學流行病學博士
  • 2009年‧英國伯明翰大學環境污染及職業健康講師
  • 2020年‧英國牛津大學公共衞生學系教授及課程主管

訪問原文:《中大校友》季刊第一百一十六期.中大校友事務處 2023

網上閱讀《中大校友》12月號
pdf版本:https://alumni.cuhk.edu.hk/zh-Hant/magazine/categories/pdfversion/202312
揭頁式ISSUU版本: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