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vents & news


研究「太空可持续发展」 赵思纬:太空垃圾不容忽视

全球不断提倡「可持续发展」,环保、共融、减少污染等字词,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但「太空可持续发展」又听过没有? 现今有数十万块太空垃圾漂浮在大气层以外的轨道上,包括失控的太空站组件、曾使用的火箭部件及报废的卫星等。虽然单凭肉眼我们看不到这些太空垃圾,但问题却不可忽视。现为太空工程研究中心太空管治杰出学者的赵思纬(07 联合政政)一直为推动太空可持续发展、解决太空垃圾问题而努力。


赵校友到欧洲太空总署European Astronaut Centre 国际太空站模疑训练中心参观。 (图片由DLR 提供)

赵校友中大政政系毕业后,获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及发展学院提供全额奖学金,到该校先后修读国际关系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毕业后,赵校友曾返回中大政政系担任了1 年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讲师,及后又到位于科技政策前线的爱沙尼亚当访问学人。3 年前,她重返校园,在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研修科技政策,并开始对研究太空可持续发展及管治等议题产生兴趣。究竟为何有此转变?赵校友解释:「我一直对政治哲学和国际关系深感兴趣,希望能够从哲学层面探讨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包括科技发展对社会造成的各种影响。」赵校友举出例子,如商界近年大力以人工智能及全自动化系统取代人类工作,虽能减低营运成本,但亦有机会提升失业率。

充当科技管治推动者向国际传递讯息

科技发展迅速,世界各地广泛利用科技,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亦对社会带来正面及负面的影响,这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课题,需要国与国之间通力合作才能解决。赵校友希望扮演跨学科和跨界别交流的推动者,整合各专业范畴的专家意见及观点,将其传递至国际舞台,向不同阶层人士解释,以助解决全球性问题。

2018 年自剑桥毕业后,赵校友成为牛津大学科技及全球事务研究中心研究员,带领研究全自动化机械科技和太空科技的管治。同时,她亦担任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剑桥大学生存风险研究中心的附属会员,就有机会影响人类生命安危议题的咨询,提供专业意见。


赵校友前往澳洲参与跨学科量子硏讨会。(Project Q: Christopher Waters 摄)

太空垃圾构潜在风险

赵校友曾经研究「核武器不扩散」等议题,现今她醉心于研究「太空可持续发展」。她指,愈来愈多私营企业发射卫星上太空,利用太空科技,如卫星定位技术推进业务发展。一般而言,大型卫星在即将耗尽燃料时,需要离开原属轨道,移动到废弃的区域,等待燃料耗光,腾出空间让新发射的卫星取代其位置。由于发射卫星的成本高昂,私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即使明知卫星燃料快将耗尽仍继续使用它,不将卫星移动至废弃区域。直至燃料完全耗尽,卫星停留原有轨道之上,成为太空垃圾,不但阻塞空域,妨碍新发射的卫星取代其位置,更会构成潜在风险。赵校友称,现时约有数以十万计的太空垃圾以高速围绕地球运行,由于其速度太快,单是微型碎片已可穿透和损坏卫星及国际太空站,造成太空危机。


赵校友与专家一同进行科技研究。(Project Q: Gilbert Bel-Bachir 摄)

赵校友认为:「这是关乎国与国之间互相协调的问题,需要各国联手正视。在现时仍能解决太空垃圾问题的阶段,应将该议题提交到国际组织讨论。」她指提议应让各个持份者付出低成本,换取长远及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她积极研究和提倡太空可持续发展,希望引起国际关注。 环顾全球,太空可持续发展仍是新进议题,赵校友是少数以国际关系领先分析此议提的学者,早前她获法国驻英外交部邀请,与空中巴士工程师,在英国皇家学会为政商及学界专业人士分享有关「太空可持续发展及国际卫星科技及管治」的研究成果,讲解关于如何清理太空垃圾及如何使各国关注相关问题。赵校友指,是次演讲邀请可说是对她的工作有所肯定。除确定了跨学科太空管治研究的重要性,亦证明了她的研究不单引起了决策者及国际关系学者关注,也令到研究太空科技的工程师认同此研究的价值。


赵校友在跨学科量子硏讨会上, 以「比较太空科技和 量子科学的发展和管治」为题发表演说。(Project Q:Christopher Waters 摄)

中大教育受用不浅

赵校友认为,中大读书的经历对她影响至深,特别是中大的全人教育,为她修读科技政策及管治时带来优势。因为学生除了修读本科,可透过选修科及通职科等,涉猎不同范畴的知识,培养多角度思考、国际视野及思维能力。「当时我选修中国哲学、艺术,以及文化研究等科目,使我扩阔了知识层面,有助将不同专业知识结合,思考及研究国际性议题。」

赵校友续说,她现今的工作,除了着重跨学科交流,亦需接触来自各界不同的持份者,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再将其归纳,向外界发表及解释。中大书院制使她习惯与不同类型及范畴的人士沟通、联系和协商,对工作起到很大帮助。「此制度能将不同学系的学生连系起来,增加彼此交流的机会。」


赵校友曾为剑桥大学生存风险研究中心研究会员,她身旁的画像是该中心其中一位始创人及皇家天文学者Lord Martin Rees。

展望将来,赵校友正构思设立学术研究中心,提供平台凝聚不同专业范畴的优秀学者共同探讨有关太空科技发展等议题,发表高水平及深层次的研究论文,希望藉此令决策者及公众关注与正视太空科技发展。她表示,现时有很多优秀的研究员,因为各种原因加入了智库。他们虽提出众多有关太空科技发展的议题,但因社会趋势讲求「快」,研究报告在时间及资源上受很大压力,内容或未及全面及深入。学术界对此类跨学科的研究功不可没,能为多层次的决策作多方面的分析及提出管治方案。此外,她亦希望推行教育工作,让更多人了解或对太空科技发展感到兴趣。

 

访问原文:《中大校友》季刊第九十九期.中大校友事务处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