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vents & news


伍宜孫校友分享陽光下的正能量

伍宜孫書院(Wu Yee Sun College)別名The Sunny College,Sunny由「孫(Sun)」字引伸出來,也與書院強調正向及朝氣滿載不謀而合。從張力行(16法律/17研究院法學專業證書)、黃浚欣(20社會學)及王澤熙(23工商管理)三位伍宜孫校友身上,不單感受到這份正能量,聽他們分享宿舍生活,也着實體驗到書院不分彼此相互合作的精神。


(左起)王澤熙、黃浚欣、張力行回味伍宜孫宿舍生活。

張:張力行 黃:黃浚欣 王:王澤熙

張:當時選伍宜孫,是否因為有宿舍?

王:很大程度是,只有伍宜孫及和聲擁有海景宿舍,有中學同學覺得伍宜孫的海景再美一點,就跟他們一起選了這裏。

張:你有很多中學同學一齊入讀?

王:很多,有7個!

張:你們有否成為同房?

王:沒有,各自有事情想做,有些想入興趣組,有些想入系會。

黃:我選伍宜孫反而是因為感覺文青,主要是宣傳海報設計精美,例如有人在草地上跑,感覺很有活力,覺得會適合我。

張:我很想住宿舍,伍宜孫是新書院,感覺上人較少,住宿機會較高。我year 1時甚至連宿舍也未建好,到year 2才能入伙,成為第一批有宿舍住的人。

黃:你們是否自己揀同房?

張:我year 2的同房是在大O Camp認識的,後來在宿舍認識了其他朋友,到今時今日他們仍是最好的朋友,稍後做完訪問約了他們在銅鑼灣食飯!

黃:真好,你仍然跟他們有聯絡!

張:他們有時來我的房間屈蛇,來來去去也是他們幾個。

王:我year 1的同房也是大O Camp認識的,其實我是屈蛇住進去的,year 2我負責院慶宣傳部,就跟負責院慶的人熟絡,其中一個成了房友,房間每晚的作用就是用來傾莊務,友誼保持至今。

黃:我的同房不是自己選擇的,感覺有點像開「盲盒」,印象最深是year 2同房來自台灣,是個很正面又常令人有所啟發的女孩子,到現時她過來香港或是我去台灣,也會找對方食飯。

張:同房對個人影響頗大,我那個年代還流行LOL(英雄聯盟),晚上就不外出,幾個人躲在房內打機,中途一起暫停,沖涼後回房再打,是很有規律的一件事,但卻不是應用於讀書方面,哈哈!

黃:伍宜孫位置偏遠,不會想外出去夜街,坐紅色小巴只可以在赤泥坪下車,晚上走回來那段路有點恐怖,所以大部分時間也是躲在房內跟同房玩。

王:我的房間沒有電腦,要去其他房間打機,有些人很厲害,會有齊電競電腦及電競椅,每晚也衝過去打機。

張:那時是否不會關上房門的?

王:未至於打開房門,但一定不會鎖的。我同房是宿生會的,他的莊員住在西翼5樓近小賣部,那個區域的房間,是任何人也隨便可以進去的,其中一間房間就是打機的那間。

 


宿舍朋友為王澤熙(中間持生日卡者)慶祝生日。

宿舍打風靠朋友送食物
張:宿舍是否有發生一些難忘事?

黃:記得year 1剛剛來住宿舍,有次掛起八號風球,全部人被困宿舍內,亦因為風太大關不上升降機門,所有人要走樓梯,就連5樓的兩道玻璃門也被吹至碎裂,要靠朋友接濟食物,大家分享一個即食麵,很難忘!

張:我也試過有次打風,有些宿友周末回家忘記關窗,有窗被風吹甩跌到中庭位置,幸好無人受傷。同時打風會導致水浸,地下浸滿水並且流入房間。

黃:依稀記得有「水舞間」事件:聽說有宿生將衣服掛在消防喉,不知為何觸動了喉管灑水,由於位置在8樓,於是水沿着樓梯一直流下去!

張:同房很有趣,當時要準備考日文試,考試前一晚發夢時唸唸有詞,好像是在唸咒語般,似日文又不像日文,語氣還十分惡,我就被他的舉動嚇怕。後來跟他重新說起這件事,發覺他真的很大壓力,緊張第二日要考試。

c!ab最好玩常去做木工
黃:那時住宿舍,你們最常會去哪裏?

張:c!ab(創意實驗室)是其中一個常去的地方,我是第一屆負責營運c!ab的委員會成員,最初沒有現時般美輪美奐,只得白板及工業風裝修,相對較為簡單,但亦因為較少人知道c!ab的存在,可以說是任用,所以很多時候會約在這裏開會,甚至在此hea一hea,對我來說是個很好的聚腳點。

黃:院慶時會在c!ab砌木箱,半夜三更整班莊員也躲在這裏髹油,一邊做還一邊傾書院通識的project,感覺很有趣!

王:我當年搞院慶也是這樣,每晚來c!ab鋸木砌箱,鋸到累了就回房休息,睡醒又來再鋸,那兩個星期好像major是木工,skip堂沒有讀書!

張:好像有個3D打印機,做FYP(final year project)時我跟室友一組,做了個可以清洗膠樽的裝置,讓大眾先清潔膠樽才放進回收箱,那時是用3D打印機來打印原型設計。所以c!ab不論是學業上還是院慶活動上,也幫助我們很多。你們有否用過健身室?

海景健身室成熱點
黃:有!讀書時健身室見到的海景是大一點的,現在前面有很多新樓,可能只剩一條罅隙。那時同學們都喜愛去健身室的,望着海景來跑步,感覺心曠神怡。

王:我是常做健身的朋友拉我去的,後來也不時會去,記得那時是很多人的,「宜孫Gym」的海景實在太出名,即使不是伍宜孫學生也慕名而來,後來書院有措施嚴打,人潮最終才消失。

張:我那個年代cafe是在健身室樓上的,有些梳化可以坐,環境優雅,但可能太隱蔽,從外觀看根本不知那是間cafe,生意不太好,最後做不下去。

黃:後來那個位置變了lounge,入面安裝了電視給學生看電影,我本身不是熱愛煮食的類型,書院辦MovieNight會提供小食,每次也會參加,有電影看又不用煮晚餐。

王:旁邊還有一間「鏡房」,內裏有張乒乓球枱,我時常也流連於此,year 1及2時上莊要練dembeat,日日也在「鏡房」練習,後來O Camp要跳舞,整個暑假「鏡房」也是充滿跳舞的人。

張:當年住宿舍,想食宵夜會如何處理?

宵夜撈麵售$3十分實惠
王:只得兩個途徑,一是宿生會,他們只提供撈麵,但價錢相當實惠的,$3就有一個煮好的撈麵。如果再肚餓一點,會叫大埔一間餐廳外賣,應該幫襯了過百次,餐廳本身是做串燒的,但晚上會有類似車仔麵的選擇,可以將串燒食物加在麵食上,記得最邪惡有個「芝士撈烏冬」,是我經常的選擇。始終伍宜孫晚上什麼也沒有,要出去食宵夜又很困難,基本上都是靠外賣。

張:我記得書院的所有院隊,每年年終會舉行一次聚餐,書院會安排禮物作抽獎用,有一年我們贏了一大包旺旺的各式零食,但其實大家也不太喜歡吃,於是拆成小包貼在宿舍房門,供任何人自由取走。我記得差不多有一百包以上,但卻可以一晚就完全消失,到底是有很多人來取,還是一個人全數取走,就無從稽考。


張力行(右)將各式零食拆成小包貼在宿舍房門,拍照留念。

王:說起零食,我記得院慶時跟同房也是籌委,他本身還是宿生會,宿生會的其他莊員也會在院慶上幫忙,每晚他們都會搬來一箱零食,但厲害的地方是每晚也會全數吃掉!那段時間生活真的很爽!

張:我是初代膳食委員會的學生委員,記得伍宜孫最初飯堂跟崇基飯堂屬同一個營運商,但崇基有宵夜而伍宜孫沒有,我們就跟飯堂負責人傾,最後游說到他們提供燒賣、魚蛋、即食麵等食物,飯堂營業至凌晨兩點,變相整個山頭只得伍宜孫有宵夜,於是每晚也十分熱鬧。可惜的是伍宜孫的地理位置問題,結果是請不到員工,因為他們煮宵夜要兩點收工沒可能每晚叫的士接送,所以做了一年就做不下去了。

黃:暑假時搞O Camp,也試過全部籌委煮宵夜,一次過煮十多碟意粉及大煲糖水,然後輪流洗碗,確實是個很好的回憶!

王:最豪華的一次宵夜是year 4,有同學竟然找到一間24小時的壽司店,我是凌晨4點被人叫醒吃三文魚刺身!你們那時飯堂有什麼名物?我讀書時名物是炸雞脾。

張:對!因為是生炸的,並非炸完再翻炸那種,味道十分好。我還很喜愛吃菠蘿油,同樣是用新鮮菠蘿包,很好吃。不過要數最出名的是一人邊爐,一人一鍋很方便,價錢又相宜,只是40至50元左右,已經有很多食物選擇,有點像快餐店的一人邊爐,但能夠在宿舍打邊爐,覺得很方便。

黃:我們會在pantry雪櫃帶食物去打邊爐,哈哈!有次全班莊員一起去,吃到很夜連餐廳也關燈,要出動手機燈來繼續食。

王:院慶千人宴都是一人邊爐,只是放大至12人份量,連材料也是一模一樣的。

黃:你們有否去過high table dinner?當時的食物是什麼?

張:有芝士或者朱古力蛋糕,有一塊印有伍宜孫標誌的朱古力牌在上面,但味道卻不敢恭維。

王:Year 1是最後一年high table dinner,之後疫情停辦,即使疫情過後也變成forum,沒有再出現過dinner。

張:我只記得大家不想穿西裝,天氣熱又不想穿得隆重。

王:其他大學或書院是有件專為high table而設的袍,我們就只有西裝!

螢光綠呔成男生標誌
張:但我們有條青綠色的呔,螢光綠色的!

王:對!每次去週會也要戴那條螢光綠的呔,而且呔身很幼,怎樣也不覺得合身,尤其是身形較大的男生,戴上去就像是中學生般。

張:明顯是學生才會用的,畢業後書院會送回一條正常深綠色的呔。

黃:我畢業時只得伍宜孫的熊公仔!

張:可能不同年代有別,我們也有熊仔,可能首屆畢業會多點禮物。

王:我有參加書院辯論隊,外出比賽時要配戴書院呔,其他書院的很型,有款是黃黑間條的,但我們就清一色打螢光綠呔去比賽。

張:女生就戴絲巾,有年院慶主題是「宜孫航空」,就用那條絲巾來扮空姐,在大堂砌了一架飛機。

王:我那年是「宜孫鐵路」,也是用交通工具作主題,在大堂就砌了一部閘機,慢慢鋸出合適大小的木板,然後砌成木箱扮閘機。

黃:我的院慶則是以哈利波特做主題,砌了一個月台出來,好像大家也是木工的精英。

王:對!人人也是副修建築!


黃浚欣說當年院慶是以哈利波特做主題。

張:每年最開心的事,是在宿舍房間聽到胡楓在逸夫書院那邊唱歌表演,他們每年院慶也會請他來,年年也唱《舊歡如夢》,打開窗剛好望到表演台,一邊打機一邊聽修哥開演唱會。

黃:有一年我住在宿舍中間位置,面對着教職員宿舍,有晚很夜還聽到對面大聲唱K,但我當時正在寫論文,耳邊那些輕微走音的歌聲,論文都寫不下去。

張:這也很好笑,永遠是對面教職員宿舍投訴我們嘈吵,我還是第一次聽到調轉版本。

王:中間位置的房間比較好,房間較為闊落,長方形間格也比較四正,如果房間對正吐露港海景,我不會用自己張枱做功課,窗台有張較窄的枱,可以望實海景做功課,真是一流!

《中大校友》人物專訪短片:https://youtu.be/oDmSG9eXZEI

訪問原文:《中大校友》季刊第一百一十五期.中大校友事務處 2023

網上閱讀《中大校友》9月號
pdf版本:http://alumni.cuhk.edu.hk/en/magazine/categories/pdfversion/202309
揭頁式ISSUU版本: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