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vents & news


笑谈人生偶然抉择 成就今天金融管理局总裁

香港经济能够持续蓬勃发展及游刃应对各种挑战,实有赖安全及稳健的银行体系。余伟文(86崇基企业管理)作为第三任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总裁,肩负起维系香港金融稳定的重任。他透露在学期间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因此毕业后一直希望从事与「人」相关的工作,又形容人生如浮木(driftwood),充满偶然性,一个简单决定足以改变一生路向,而最终在偶然之下加入政府,并与金管局一同成长,从金融层面服务广大市民。


余伟文在 2019 年 10 月 1 日履新,他强调金管局首要工作是保持香港金融稳定。

余伟文(Eddie)出身基层家庭,小时候家住大坑东,与七兄弟姊妹挤在百多呎单位中成长。后来搬往沙田沥源邨,选择学校得从实际出发,「当时沙田还是新市镇,没有太多学校可以选择,于是从火车沿线寻找,见到拔萃男书院近火车站,校誉好,就选择报读。」那年代拔萃学生都以港大为目标,余校友选择了中大是有点机缘巧合,「拔萃向来给学生很多自由,既可选读A-Level,也让学生自修Higher-Level,我就抱着试一下的心态去考Higher-Level,竟然成绩不俗,得到中大生物化学系取录。当时听师兄说由生化系转读医科很容易,自己向来志愿从医,加上家住沙田常有机会到中大闲逛,早被那里的山明水秀所吸引,而且感觉中大人文气息比较浓厚,学生看上去也较为纯朴,因利乘便之下便入读了中大。」

中大助扩阔知识广度

世事总是充满偶然性,入学不久中大改变政策,关上了生化系转读医科这扇门,令他顿感彷徨,「如果选择继续留在生化系,当年生物科技未如今天那么普及,毕业后的出路会很窄。面前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重新报考A-Level,但当时已届12月,只剩下几个月时间准备,成绩一定未如理想;二是直接转系,结果我选择了后者。」

立下转系决定后,余校友曾经考虑过社工系,原因是参加了中大社工队,「社工队根据队员意愿分成两组,一组参与研究社会政策,另一组负责实践,我选择了后者,到圣基道儿童院做义工。这是中大对我影响深远的一件事,大家经常说『施比受更为有福』,义工经验的确令我有很深的体会,即使是不同岗位都能为受助者带来希望、影响生命。」

虽然余校友对社工系兴趣盎然,但自问性格内向,深感未必适合做前线工作,同时又有现实的考虑。「正如刚才所说,我来自基层家庭,只因家中排行最小,有兄姊挑起家计负担,我才有机会入读大学,所以毕业后的出路成为转系关键考虑。」顾虑当时沉重的家庭负担,又听说社工系那年头不易找工作,而企业管理系的工种选择则相对较广,他便毅然决定到企管系敲门面试。

辗转下终于在企管系安顿下来,余校友直言在中大四年,是个人成长最重要的印记之一,「最大得着是培养了对知识的好奇心(intellectual curiosity),大大扩阔了我的眼界;加上中大提供独有的通识课程,让我能用尽学分修读最感兴趣的科目,有机会涉猎多方面的知识。还记得当时范克廉楼学生会门外放置很多文化杂志,例如《号外》、《电影双周刊》等等,更成了『U拉』刨书以外最好的精神食粮,以上种种在中大的经历,对我日后影响很大。」


余伟文(右二)跟中大同学的毕业照。


余伟文(右)获得崇基学院的夏鹏纪念奖学金。

不论轻重全力做好

余校友毕业后首份工作是在一间英资银行当见习经理,在受训两、三个月后,被调派到石硖尾白田分行担任银行出纳员,最初觉得自己必定可以胜任,但到真正上班才深切感受到前线同事的难处。由于分行邻近街市,每日要处理不同「形态」、包括沾湿了的银纸,「受训时我以为自己数银纸的功力不错,但真的在前线工作后才知道仍有待磨练。记得上班第一个星期,有一日银行埋数时发现数目不对,结果全部人要留下来重新点算一次,最后发现是我计少了一百元!正因这次自己疏忽而累及同事全体『留堂』,让我紧记日后工作不论大小轻重,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尽力做好每项工作。」

在银行工作了一段时间,余校友开始察觉在其他机构工作的同学晚晚加班,而他却能每天准时下班,「起初感觉良好,但时间长了,就觉得应该趁年轻多拼搏。」正好当时收到政务主任(AO)的取录通知,他考虑过后决定加入政府,迎接新挑战。入职政务主任最初的一年半,余校友被委派到观塘政务处,这段经历让他获益良多。「当年政府进行茶果岭的寮屋清拆工作,俗称『寮仔部』的寮屋管制组惯常做法是先拆走屋顶,但其中一户实在没有经济能力可以迁走,下雨全屋水浸也只可以留守在家中。见到如此惨况我跟房屋署多番交涉,最后帮他们一家迁到临时房屋。这件事令我感到非常满足,因为可以在工作中帮助别人。人生就是这样奇妙,想不到当年没有入读社工系,却在政务处当个『小社工』。」

踏入金融管理的大门

政务主任要轮调到不同岗位工作,91年来到外汇基金管理局,余校友说当时对金融可谓零认识,很多金融术语也不懂,连做笔记也一头雾水,唯有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并兼读经济学硕士课程来装备自己。93年金管局成立,他是其中一名创局成员,一直于局内工作至今。


余伟文(中)于1994 年首次陪同时任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左)到外地公干。

对于是否一生一世做金管局,他坦言当时也曾犹豫过,由读书到工作,一直也没有认真规划过,像浮木般随水漂流,从未想过到底职场生涯要如何走下去。于是95年决定停一停,想一想,申请到美国哈佛大学读MBA,一圆留学海外的梦想。「读书期间认识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眼界拓阔了很多,也清楚了解到职场的无限可能性。」最终余校友在哈佛毕业后仍是决定返回金管局,身边的朋友都觉得奇怪,为何兜了个大圈又回到原点,「其实停工两年为我打开了所有大门,我在看过见识过后决定留在金管局,就是深思熟虑的决定,清楚知道这可以作为一份终身职业。」

居安思危、处事果断

重返金管局后,余校友出任当时金管局总裁任志刚的行政助理,正值发生98年亚洲金融风暴,港元受投机者大举狙击。基于市场失效,政府决定入市,余校友忆述当时从任志刚身上学到很多,「任生常说『急事慢行』,愈紧张反而愈易失了分寸,即使去到入市最后一日,要动用大量外汇基金来反击,他全日也气定神闲;到后来08年金融危机,我也紧记居安思危的原则,早与同事就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拟定好全套应变计划。」有幸在任志刚和陈德霖两任金管局总裁身边工作,看到他们运筹帷幄,让余校友明白到维持香港金融体系稳定是金管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亦令他对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处事态度有着深刻体会。

安然度过两次金融危机,余校友于19年10月1日接任金管局总裁,甫上任一星期便面对严峻挑战:香港在10月4日实施《紧急法》,社交平台上顿时涌现大量流言,谣传联系汇率制度将崩溃,呼吁市民提款。「考虑到社交媒体传播力度强,容易造成人心虚怯,我们需要快而准地澄清谣言,以防它们进一步发酵和影响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因此我们成立了一个即时通讯群组,当中包括金管局高层和传讯处同事,大家在群组内积极讨论应对谣言的策略,最终成功在两至三小时内平息谣言。我们更找来年青的同事就内容提供意见,希望帖文能更贴地,整个行动充分展示了金管局处事果断及同心协作的团队精神。」

装备自己掌握软技能

对于有志加入金融行业的师弟师妹,余校友认为软技能相较硬知识更重要,并有三点寄语:「一是必须对有关工作感兴趣,不能单靠薪金多少决定。由于我对金融事务有浓厚兴趣,虽然在金管局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但每天上班都还保持着一种新鲜、期待的感觉;二是现时金融行业已非停留在会计、金融分析等专业领域,而是扩阔至金融科技、大数据、绿色金融等新兴范畴,求职者知识面广会有优势,所以师弟师妹入行前要先好好装备自己;最后,金融是一门以人为本的行业,从业员要以同理心与人沟通互动,非单单从自己角度出发。以上的技能虽然不能从书本上学习,但可以慢慢摸索及磨练。」



余伟文于线上进行的「香港金融科技周2020」发表开幕主题演讲,谈及香港未来金融科技策略(上),并主持线上专题讨论,与中央银行家探讨中央银行在发挥数码经济效益和管理相关风险方面的角色(下)。(图下左一为国际结算银行总经理Agustín Carstens、左二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右二为荷兰中央银行行长暨金融稳定理事会副主席Klaas Knot。)

《中大校友》人物专访短片:https://youtu.be/5hOpRARiFXc

余伟文小档案

  • 1986年 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士
    香港政府政务主任
  • 1993年 伦敦大学法律学士
    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级经理,一年后擢升为金管局处长
  • 1995年 伦敦大学金融经济学硕士
  • 1998年 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 2001年 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总裁
  • 2007年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
  • 2019年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

访问原文:《中大校友》季刊第一百零五期.中大校友事务处 2021

网上阅读《中大校友》3月号
pdf版本:http://alumni.cuhk.edu.hk/zh-Hant/magazine/categories/pdfversion/202103
揭页式ISSUU版本: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