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vents & news

【创新及科技专题】自创电动车充电企业 曾伟华分享持续创业心得



自创电动车充电企业
曾伟华分享
持续创业心得

与曾伟华(05逸夫电子工程学)谈创业经历,像坐了一趟过山车:先打工学创业,然后小试牛刀首次创业赚到7位数字,谁知把第一桶金再作投资之际,到中国内地创业,却遭遇滑铁卢,未能如想象中成功,轻身离开后重投打工生涯,不久遇上疫情无法上班,小心翼翼再次创业,终于修成正果。对于有志创业的年青人,他只有一句心底话要说,就是不要刚毕业就创业,大部分学生毕业时仍未准备好迎接弱肉强食的商业社会,也不是每个人跌倒后可以重新爬起来,创业是九死一生的过程,先累积工作经验及建立人脉关系,才决定是否合适也不迟。


在屯门黄金海岸的 Halo充电站,充电速度比一般充电站快 8倍,曾伟华说 20分钟已可为一辆跑车完成充电。

自小喜欢由无到有的创造,曾伟华(Martin)说入大学时一心想读建筑,惟考试成绩未达标,便选读电子工程学。「首两年读得不开心,对此科无兴趣,加上理论又有点艰涩,成绩很差。转折点是final year,有缘获得一年实习机会,可以到Motorola全职工作,结果在工作时真正体验到『学以致用』四个字,原来书本上的知识能够实际应用,顿时令知识变得有价值,发现电子工程有趣的一面。」实习后回到校园,他的学习态度百分百转变,由坐最后一行变成第一行,每堂不单准时出现还努力向教授提问,成绩突飞猛进。「我的final year project(FYP)在工程学院及到上海出战挑战杯时均获奖,毕业时更入选院长荣誉录(Dean's List)。」


由不喜欢到爱上电子工程,曾校友(左五)说全靠一年实习。

建设生物柴油厂 赚来第一桶金

当时不少身边人劝说他拿FYP来创业,但曾校友说:「首先没钱,但最重要是没经验,于是加入一间只得7人的科学园初创工作,见识一下创业是怎么一回事。工作了9个月,观察到老板事事都要亲力亲为,几乎什么也要懂,更有大量行政工作缠身,我特别与负责财务及行政工作的同事混熟,万一他朝创业时遇上相关问题,也有人可以请教。」学满师后决定闯闯,开了间公司接小型项目来做,第一个接到的任务是要建设生物柴油厂,生产柴油供货车使用,客户要求最初要先设计一个模型给他们审核,「当时什么也不懂,去鸭寮街买组件回来砌,谁知为油加热时设定错误,误将温度由60度设定到逾100度,喉管承受不了热力而爆裂,滚油破喉而出,如果我站的位置偏差几米,今日就不能跟你接受访问了。」

那天晚上Martin彻夜难眠,怀疑自己是否仍然适合创业,后来鼓起勇气翌日跟客户说,请他们多给一次机会,结果成功了,还取得大合约,在龙鼓滩建造真正的柴油厂,赚了200多万元。「有了这次经验及资金,就想将应用于柴油厂的电子及软件设计,应用到其他范畴。那时见到电动车将会是未来大势所趋,于是尝试用中央管理分散网络的方法,来建立电动车充电网络。」这就是2010年成立全港首间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公司EV Power的背景,碰巧2014年内地开放电动车市场,令EV Power发展一日千里,「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公司扩展得很快,我与太太举家移民上海,那两年时间每年坐120次飞机,不停与大型车厂洽谈合作,很快成为国内第四大电动车充电站供货商。」


现时与不同持份者合作携手建充电站,曾校友(左)说公司行「轻资产」模式,让发展可以更长远。

不过中国市场变幻莫测,EV Power短时间在6个城市开设办公室,合共有近300名员工。最致命是在内地做生意没想象中容易,尤其是收钱方面特别困难,内部受压的情况下,幸好通过一次可以退市(Exit)的机会,2017年年中他终于要放手,离开一手创办的公司。「我上了宝贵的一课,深刻体会到在资本市场,特别是那段时间融资实在太易,很易令人迷失方向,将焦点偏移至寻找投资者,而忽略或忘记了做生意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并能持续盈利。知道自己在做生意还要继续学习。」退下来后,他受好朋友邀请,帮手打理一个传统生产业务,「他是做工业用汽车充电器的,在东莞设有厂房,我要帮他将工序制度化及开拓全球业务,这两年时间见识很多,成功把一个主要在中国的业务,成功推广到全球业务,学会做厂的成功秘诀,要懂得控制成本及产品质量,整体供应链控制得宜。在帮忙开拓外国市场时,也学懂与其他地方企业做生意的协商技巧,这些经验对日后再创业很有帮助。」

受聘德国公司疫情留港看到契机

后来德国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公司Hubject发展亚洲区,并飞来中国邀请Martin担任亚洲区CEO,于是再次回到上海工作,短短一年时间,连接了中国20多万充电桩及协助多家中国电动车车厂到海外发展及落地;可惜不久遇上疫情,只能滞留香港遥控上海同事工作,「被迫留在香港,才惊觉香港电动车服务如此落后,充电站数目不够多,充电速度很慢,付费只有八达通单一选择。在国内工作多年,中国在电动车服务上早已领先香港,只是碍于文化差异及合规问题,才令内地充电服务未能适用于外国。于是想到新的商业模式,借助香港的国际化优势,将中国领先的充电服务发扬光大到全世界,这是成立Halo的初心。」


在 Hubject工作时,有机会出席世界各地大小会议,对 Halo发展很有帮助。

再次创业,Martin今次选择更为小心踏实,不再像上次倚重投资者,也不再用烧银纸的方式极速扩张,而是集结不同伙伴一起建立充电站,「充电并非一门简单生意,要将成本控制得很好,兼且要有一定耐性才能赚钱。我们选择与停车场、业主及地产商合作,而Halo则负责提供技术,包括如何配合环境提供最合适的充电站,又或是采用科技来将原本不够电力的地方,靠调节电力输出令更多车主能同步充电,因此我们有同事专责技术研发,不停提升产品质量来满足市场需要,务求地主、投资者及Halo成三赢状态各取所需。」除了香港市场,Halo已成功开拓澳门及澳洲市场,目前仍在探索马来西亚、泰国、台湾及中东等市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在中大读书时是修身,出来工作及创业时最感激是家人的支持,所以在我心目中,齐家永远是放在首位,然后慢慢才懂得治国,即是管理好一间企业公司,最后由香港杀出重围平天下,成为了我的终极目标。」


一手创立 EV Power是 Martin(右四)最艰辛的创业旅程,给他上了宝贵的一课。

曾伟华小档案

  • 2005 年‧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士、Appotech Limited项目经理
  • 2010 年‧EV Power创办人及行政总裁
  • 2017 年‧GPD商业总监
  • 2019 年‧Hubject亚洲区行政总裁
  • 2021 年‧Halo Energy Limited行政总裁

访问原文:《中大校友》季刊第一百零一十八期.中大校友事务处 2024

网上阅读《中大校友》6月号
pdf版本:https://alumni.cuhk.edu.hk/zh/magazine/categories/pdfversion/202406
揭页式 ISSUU版本: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