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vents & news


Innocent Mutanga政治難民成投行分析師 住天水圍感受社會脈搏


Innocent 與友人合辦社企「香港非洲中心」,以多元化活動聯結不同社群力量,重塑黑人形象。

來自非洲南部國家津巴布韋的Innocent Mutanga(19新亞人類學),活了29年,經歷不凡,由以尖子身份赴美讀大學、參與政治運動被綁架、逃到香港成為政治難民、露宿街頭、成為本地首位入讀大學的難民,到任職投資銀行分析師,傳奇得足以成書。Innocent讀理科出身,在中大修讀人類學令他個人成長更全面,活得更踏實。來港七年,他的生活模式貼地,性格變得成熟務實,從沒放棄為弱勢社群發聲。未來他計劃扎根香港,放眼亞洲,聯結不同力量,重塑黑人在亞洲的形象,他認為這是一份長期工作。

重慶大廈遇上中大人類學教授

Innocent自小成績優異,中學畢業後獲政府獎學金赴美國攻讀精算、物理和哲學。2013年暑假,他回到津國,因參與公民平權運動而遭綁架。僥倖逃脫後,他到達機場,發現香港可免簽證入境短暫居留,決定帶着25美元來港尋求庇護,當時他只有21歲。

抵港後,Innocent一身黑皮膚,有人建議他到重慶大廈落腳。初期他只靠打散工維生,曾露宿街頭。其後雖然他已搬離重慶大廈,仍經常回到這裡,因而結識了專門研究重慶大廈的時任中大人類學系主任麥高登教授及他的學生,相交後令Innocent大開眼界,「我一向精於數字計算,人類學涵蓋甚廣,能令我發展得更平衡和全面。離鄉別井的經歷,以及弱勢社群面對的問題,原來透過人類學可以令我了解更深。」以尋求庇護者身份入讀本地大學是前所未見的,「所有人都說我不可能成功,我參加高中考試,閱讀大量法律文件,跟多個政府部門周旋,終於突破缺口,取得學生簽證,在當了兩年旁聽生後的2016年正式入讀中大人類學。」


Innocent(右一)在重慶大廈結識了時任中大人類學系主任麥高登教授(中),為他人生帶來重大改變。


經過多番努力和堅持,Innocent於2016年成功考進中大修讀人類學。

中環上班2小時車程不是苦

畢業後,Innocent在投資銀行當分析師,看似跟人類學風馬牛不相及,「人類學令我從道德層面上檢視行業運作,了解影響投資決定的社會和文化因素。」他在中環上班,卻選擇居於天水圍,「路途遙遠,來回需時約兩小時,最大好處是途中可以多讀幾本書。再者,我想深入了解香港,天水圍居民很多元化,雲集內地新移民、外籍人士、中產、低下階層等,是感受社會脈搏的好地方。」

Innocent觀察到社區一些有趣現象,「港人傾向對與別不同的人較好奇和小心,身處港鐵車廂,無論是黑人、洋人或者肥人,港人都會避免坐在他們身邊,所以不能說香港人有種族歧視。但在工作機會方面,港人仍相信白人較優越,寧願聘請只能說四成英語的歐洲人,而放棄具英語教學資歷的印度人。」

創辦香港非洲中心

香港約有3,000名非洲人,經歷過艱辛,Innocent決心推廣平等權利,於2019年與朋友聯合創辦社企「香港非洲中心」,旨在重塑黑人形象、凝聚不同社群,以及提升黑人的自我形象,「提起非洲人,許多人只會聯想到滿面蒼蠅的小朋友,或以為他們都是危險人物,這並非事實,我只希望把非洲人真實的一面向大家呈現。」


重慶大廈導賞團是「香港非洲中心」最受歡迎的活動,他作為非洲人帶領導賞團遊走重慶大廈,十分滿足。

最近移民成為香港熱話,Innocent認為港人可借鑒於非洲視角,「幾百年前,當第一個白人入侵非洲,非洲就長期處於政治不穩的狀態,殖民統治、回歸、再分裂,我們通通經歷過。我並非不贊成移民,但永遠不要在恐慌下做決定,冷靜下來,從不同視角去考量,世界不僅有西方和中國視角,非洲視角也具參考價值。」他推薦大家閱讀首本世界矚目的非洲文學Chinua Achebe的《Things Fall Apart》,小說內容講述尼日利亞東南部在殖民時期之前的歷史,以及歐洲十九世紀末瓜分非洲的情形。


2019年聖誕節,由於津國政權轉換,Innocent(後排右三)終可帶同日籍女友(後排左三)回家探望親人。

他欣賞香港人的勤奮,對於未來發展,他希望以香港為中心,放眼亞洲機遇,累積經驗和拓展人脈,長遠目標是提升黑人在亞洲的社會地位。

《中大校友》人物專訪短片https://youtu.be/5t4cwt9uQOw

訪問原文:《中大校友》季刊第一百零五期.中大校友事務處 2021

網上閱讀《中大校友》3月號
pdf版本:http://alumni.cuhk.edu.hk/zh-Hant/magazine/categories/pdfversion/202103
揭頁式ISSUU版本: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