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vents & news

【InnoHK特輯】蒙美玲將AI滲進生活應用 成立博智感知中心



成立博智感知中心
蒙美玲將AI滲進生活應用

人工智能成為近年熱議題目,尤其是去年ChatGPT面世後,迅即引起不少爭議。蒙美玲教授早年醉心研究語音技術,時常思考人如何與機器簡單溝通,近年更加入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技術,令語音識別變得更快更準。為了讓人工智能技術更貼近生活,她獲得InnoHK 資助,成立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Centre for Perceptual and Interactive Intelligence,簡稱 CPII),結集中大所有人工智能團隊,開發電腦視覺、語音、健康、先進製造等多方面的AI應用。

蒙美玲教授在博智感知中心設立專業錄音室,收集語音數據進行分析,協助治療認知障礙症患者。

來到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碰見不少長者,蒙教授說:「他們是幫我進行其中一項研究的:醫學界普遍認為如果能及早介入治療,有助延緩認知障礙的退化速度,除了腦部掃描及驗血等方法,傳統發現認知障礙會靠受過專業訓練的護士與病人對話,從中識別長者患病風險,不過隨着人口急速老化,護士數量不足以應付需求,最佳方法是用AI將整個流程自動化。我們試過用英語數據庫,將AI與人工結果進行比對,發現準繩度同樣高達88%,現在邀請長者來建立廣東話的語音庫,希望能普及篩查。」

除了檢查認知障礙,中心還有各式各樣的項目,包括用AI將中風、腦癱等病人語音障礙的說話還原,讓照顧者聽得明他們的說話;或是利用人工智能製造最合適的衣服,讓患者穿著活動時較舒適;又或是透過自然語言理解(NLP)技術,理解chatbot收到的問題,即時用AI回答;蒙教授強調研究不再停留於論文層面,而是有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可以演化成為應用。

ChatGPT 不會取代記者
不過正如ChatGPT引起爭議,大眾也可能擔心AI會取代人類工作,蒙美玲認為這是科技演進的必然階段,「正如我讀書時抄寫筆記很快,同學每次考試就喜歡借我的筆記去影印。但今時今日的學生,基本上每人也手持平板電腦錄下筆記,誰還需要影印服務,科技已取代了負責影印店員的工作;再遠古一點,接線生需要協助接駁電話,科技也同樣令他們失去工作,所以工作性質隨年月改變是不會改變的,但人類適應力很強,永遠知道如何提升技能甚至轉換角色,以迎合社會需要。今天你或會問ChatGPT會否取代記者工作,答案是否定的,AI 可以提供幾個版本,啟發記者的靈感,但資料有機會出錯,要靠專業記者查證及判斷。」

從事科研多年,蒙教授認為近年氣氛確實有所轉變,「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大學竟然擁有如此強大的研究能力,確是值得欣賞。不過以往即使論文十分出色,卻沒有太多資源落地,直至近年意識到創科可以帶動社會發展,才開始有大型資源投放下來,這是好事。我記得剛剛加入中大時,微軟在北京設立亞洲研究院,成功帶動研究氣氛,吸引大批研究員進行頂尖研究,當時模式是純粹給予資源進行研究,直到技術漸漸成熟才轉交產品部落地,是很前瞻性的做法;我希望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也能發揮類同的作用。InnoHK在香港是前所未有的項目,研究與落地需要不同的人才,需要一個過程,推進項目時,會體現更好的方向。」

1998 年加入中大至今,蒙美玲認為中大在科研上具備大量優勢,「綜合型大學(Comprehensive University)在香港並不多,中大在各方面也十分優勝,以認知障礙的研究為例,要集結語言學、神經科學家、老人科、心理學、護理、公共衞生等多個範疇的專家,全部可以在中大找到,而且中大擁有融洽的合作文化,氣氛相當友好。未來要做的,是繼續鞏固區內的地位,更好地與大灣區發展科研,相信可以再上一層樓。」

訪問原文:《中大校友》季刊第一百一十三期.中大校友事務處 2023

網上閱讀《中大校友》3月號
pdf版本:http://alumni.cuhk.edu.hk/en/magazine/categories/pdfversion/202303
揭頁式ISSUU版本: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issuu/